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企业新闻 Compan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细新闻  
NFC前景与问题 2008-3-21 08:40
RFID中国网  2008/4/18 17:33:34
未来的应用机会
 
    利用RFID技术进行手机移动支付是现阶段国内电信运营较为可行和现实的选择,但对于RFID技术而言,更大的机会在于商业组织内部的商业应用。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形成实现“三流合一”的作用,其中包括我们平时使用的移动通信数据流,作为商品的交易物流,以及资金流交换。通过资金流把信息流和物流结合在一起,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商业操作。
 
    RFID移动支付产业链由SP、终端/卡制造商、读写器/POS制造商、电信运营商以及金融机构共同组成,涉及收单、清算/结算、发卡三个业务市场。移动运营商通过与银行合作,还提供给用户一些在手机上可以实现的账户操作,包括查询余额,转账和还款等。
 
    而按市场分润价值高低排列,分别是发卡、清算/结算、收单三个子市场,其中,发卡市场由于掌握了产业链的核心资产——持卡人资源,而居首位,摩根斯坦利曾测算过,在支付卡成熟的市场中,发卡机构的平均投资回报率高达23.7%,而清算/结算、收单两个市场的关键价值分别在于整合了另外两个子市场,以及整合了商户资源。当然,在支付卡产业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或相互融合的趋势下,三个子市场的主导机构角色并非单一,会产生多种重合或组成的商业模式。
 
    商业组织内部的RFID技术商业应用更加有市场,这些应用不仅只限于加快或改善信息流动,而且驱动了企业核心流程的变革,并为采用全新的企业模式铺平了道路。当企业内部无线应用的市场急剧扩大时,完全了解这一潜力并运用现有市场地位为企业客户开发和配置应用软件的移动网络供应商,将获得丰厚的收益。
 
    目前,大多数企图在企业内部配置RFID的公司不得不开发为自己度身定制的系统。即使是最基础的移动方案,组织也不得不依赖一家或更多专业化公司,求助于他们克服在整合无线设备与原有IT系统和移动网络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其间的复杂性与相关的高成本,已使许多追求移动解决方案的企业打起了退堂鼓。这给了把握通信资源的运营商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机遇。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的网络和内容管理方面的优势,完善终端数据采集和后台数据库建设(单独或与其他集成商合作),为行业用户提供整体的RFID解决方案和增值业务。
在决定投入之前,电信运营商必须对市场进行充分评估,包括硬件、中间件、管理系统、应用基础架构、业务层面等等,明确自身现有资源可以为用户带来哪些效益,从而制订最适合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和资费模式。从目前来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计时计费门禁、商品防伪、资产管理、城市管理可以成为优先考虑的行业。
 
    技术和产业状态
 
    RFID与电信业的融合并非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其实质还在于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如何通过技术的发展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因此,电信运营商与传统行业领导者在融合过程中的角色分工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传统产业的信息化需求与电信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相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RFID产业的发展前景。对于产业链上的各方来说,清晰的产业定位是基础、成熟的建立链是保障、合理的收入分配模式是关键。
 
    就运营商而言,需要以RFID手机支付为切入点,培养消费习惯,积累运营经验,同时逐步熟悉相关行业具体运作方式。从业务选择来说,可重点考虑一些业务量大且集中的行业业务,如运输票务市场等;从消费人群的选择来说,可将目标客户群首先定位在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且消费欲望高的80后一代,也就是目前动感地带的主要消费人群。从市场操作来说,可尝试通过业务捆绑或积分兑换等方式刺激消费。在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和运营经验之后,电信运营商可针对行业客户的特殊需求,利用自身的网络和技术优势提供一站式RFID服务并最终实现RFID网络的标准化及开放化。
 
    而传统产业则应该转变思路,深刻认识到行业信息化与个人通信业务的相互融合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与电信运营商的博弈中,传统产业领导者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背景和资源优势,借助电信网络这个平台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变。毕竟,产业领导者对于整个产业的理解和发展方向的把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RFID与电信业融合的成功与否。
 
    作为运营商与传统产业领导者之外的第三方,技术提供商、应用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承担着技术层面及部分业务层的相关业务。因此,如何更好地通过技术手段促进电信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是他们需要重点思考与解决的问题,熟悉各个行业的行业特点并挖掘其中的结合点是关键。
 
    展望
 
    和众多业务一样,移动RFID服务市场的形成也将经历一段用户体验、熟悉乃至接受的发展过程。根据网舟咨询的预测,2006—2007年是移动RFID服务市场的初步发展阶段。国外(尤其是日韩)利用RFID技术进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给国内市场展示了该服务的美好前景。国内移动运营商尝试性地推出一些移动支付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合作,在更多地区更多领域开展该服务,用户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将逐步提高。
 
    而2007—2009年则是移动RFID服务的商业模式探索阶段。由于移动支付产业环节复杂,价值链的构建需要多方参与,在此时间段,产业主导者不清晰,金融机构和移动运营商的议价能力相当,产业实际投入力度比较低。而由于终端和消费环境的缺乏,用户体验较差,用户通过移动支付购买的物品和服务并不丰富,并没有带来真正的便捷。另外,考虑到中国在2007年开始3G建设,将进一步推动移动RFID(NFC)的发展,运营商进一步加强基于商业组织内部的RFID应用。
 
    最后,2009—2011年将会是RFID与电信业务进一步融合,服务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下,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为了增强业务吸引力,纷纷拓展更广泛的服务内容和支付通道,双方展开进一步的深层次合作,市场推广力度加大,价值链不断完善。
 
    此时,3G网络覆盖区域的扩大和网络优化的持续发展,不仅为更复杂的商业组织内部应用提供了相应的带宽支持,而且保障用户可以进行更快捷更方便的实时在线处理。
 
    另外,移动运营商的手机定制在终端销售市场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对RFID业务有特殊要求的支持终端的平均价格不断下降,这些因素促进了相应终端普及率的提高。而基于RFID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加之以不断改善的硬件环境,用户体验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相关服务。
 
    同时,这个阶段的监管政策更加完善、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有效地平衡了价值链上环节的利益,促使了价值链的进一步良性发展。
 
    存在问题
 
    1、相容性问题

   
    NFC与飞利浦的MIFARE以及Sony的Felica免接触式智慧卡平台完全相容,因此内建 NFC的装置可以读取这些卡片上的资料。此外,NFC即使在关机的状态下还能像免接触式卡片一样运作,所以和拥有大量基础建设的MIFARE与Felica系统完全相容,这些经过实际验证的系统已经在市场上发行了数百万张的卡片,为NFC装置的推广奠定了一个稳固的基础。
 
    2、安全性问题

   
    安全的NFC将各种NFC应用结合智慧卡的安全性。重要的机密资料与数据会一直储存在卡片中安全记忆体的某个区域,并且只能经由NFC装置授权,藉由储存在装置内安全记忆体中的私密金钥将传送资料予以加密。
 
    3、主动或被动运作模式

   
    拥有NFC的装置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运作,一般的行动装置主要是以被动模式运作,可以大幅降低耗电量,并延长电池的续航力。主动式NFC装置可以透过内部产生的射频场(RF-field)提供与被动装置通讯时所需的所有电力,与免接触式智慧卡的情况相同,拥有相同的电力,确保即使关掉行动装置的电源仍可以正常进行资料的读取。
 
    4、标准化
 
    NFC符合ECMA 340与ETSI TS 102 190 V1.1.1以及ISO/IEC 18092标准的开放式平台技术,这些标准具体规范NFC装置的调制方案、编码、传输速度与RF介面的讯框格式等,以及被动与主动NFC模式初始化过程中资料冲突控制所需的初始化设定与条件。此外,这些标准还定义了传输协定,其中包括通讯协定启动与资料交换方式等。

  Copyright © 2021 SHANGHAI SUNSHINE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沪ICP备06053018号-1